根據《關于開展2020年度大禹水利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的通知》(大禹獎辦字〔2020〕2號)文件要求,現將我單位擬參與申報項目“水資源保護立法理論與實踐”有關內容進行公示,公示材料見附件。
公示時間:2020年5月20日至2020年5月26日
公示期內,任何單位和個人若對公示項目有異議,請實名以書面形式向我單位提出,并提供必要的證明材料。
通訊地址:湖北省武漢市武漢大學法學院
聯 系 人:胡斌
聯系電話:027-68752091 13387508812
附 件:“2020年度大禹水利科學技術獎參與申報項目公示材料”
武漢大學環境法研究所
2020年5月20日
附件:
2020 年度大禹水利科學技術獎參與申報項目公示材料
1、項目名稱:水資源保護立法理論與實踐
2、提名獎項/等級:科技進步獎/一等獎
3、主要完成單位及其排序:
長江水資源保護科學研究所、水利部水資源管理中心、武漢大學
4、完成人名單及其排序:
劉兆孝、杜群、張淑玲、吳國平、王孟、李斐、袁建平、劉揚揚、邱涼、耿直、許秀貞、王中敏、鄧瑞、樊皓、鄧志民
5、主要創新點:
(1)提出了我國水資源保護立法基礎理論。提出了水資源保護的新內涵、立法目的與原則、管理體制、法律制度等內容,廓清了水資源保護與水污染防治的關系,完善了我國水保護立法理論,有效解決了我國水資源保護立法理論難題。
(2)創建了我國水資源保護立法制度體系。提出了水功能區管理的技術規范,創建了以水功能區管理為基礎的水資源保護管理制度體系,形成了水功能區管理、入河排污口管理、飲用水水源地保護、生態需水保障、地下水保護等制度框架,奠定了我國新時期水資源保護立法和管理的根基。
(3)構建了水資源保護立法的頂層設計框架。提出了《水資源保護法(條例)》立法范本,設計了立法框架的條款建議,解決了立法實踐難題,提高了我國水資源保護立法的系統性和可操作性。
(4)有效地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多層級立法實踐。成果為水資源保護立法實踐提供了理論支撐,并被《水法》《水污染防治法》修訂以及流域、地方多層級水資源保護立法所采納,推動水資源保護立法體系建設。